为落实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与贵州的省校合作,4月26-27日,党委书记钟登华率队赴贵州调研,拜访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接推进省校高质量合作,前往贵州大学推进部省合建对口合作工作,并看望慰问在黔校友代表。
4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贵阳会见学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一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少波,副省长张敬平等参加会见。
徐麟、李炳军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钟登华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中国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对贵州发展的支持。徐麟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进入了赶超跨越的崭新发展阶段。今天的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努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希望中国农业大学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贵州发展,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李炳军表示,希望中国农业大学发挥独特优势,与贵州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助力贵州农业农村现代化。
钟登华感谢贵州省委、省政府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办学实力、发展机遇,详细介绍了学校“强国先强农、农大做先锋”的战略谋划和落实举措,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谋划和省校合作情况。他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合作基础良好,将聚焦贵州所需、农大所长,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进一步深化与贵州务实合作,签订省校战略合作协议,谋划推进山地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4月27日,钟登华调研贵州大学,参观了贵州大学校史馆,并出席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对口合作工作会,会议回顾总结了对口合作成效,谋划推进下一步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少奇,贵州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李晓飞,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田见晖等参加会议。会议由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祥盛主持。
钟登华表示,教育部部省合建对口合作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大学从讲政治、谋大局、求实效的高度,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对口合作工作,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植物保护学科群等建设为重点,以强基补短为目标,不断塑造对口合作工作新动能、新优势,对口合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钟登华指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对口合作工作既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更加深刻认识与贵州大学对口合作对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高等教育的特殊重要地位,对口合作过程中要更加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更加突出教育数字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双方要共同探索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以新理念引领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筑牢精准、高效、科学、互补的对口合作工作新体系,进一步推动贵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服务国家地方能力,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富成效做好对口合作工作,凝心聚力、奋力书写对口合作工作新篇章,共同助推贵州大学各项工作取得新飞跃。
宋宝安对钟登华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对我校对口合作工作的突出成效表示高度肯定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农业大学围绕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开展的一系列持续稳定、务实高效的对口合作,引领了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群等的建设与发展,获批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学科获评A类学科,实现了贵州省A类学科零的突破;引入杨富裕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带动了整个动物科学学科的发展等,树立了部省合建对口合作工作标杆。他希望两校进一步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在我校与贵州省省校合作的背景下,将对口合作工作推向纵深发展,瞄准贵州省主导产业和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共同开展更富成效的合作。
会上,贵州大学杨富裕教授汇报了他自2022年7月被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全职引进后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平台申报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贵州大学动科学院院长陈超教授、农学院院长潘学军教授等分别汇报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给予贵州大学动科学院、农学院的无私支持帮助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黔期间,钟登华一行还看望慰问了我校在黔校友代表。副校长田见晖与贵州省教育厅、农业农村厅以及贵州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负责同志就省校合作协议具体内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校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植物保护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