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出了一定要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的总体要求。
为强化黄花产业发展,大同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的实施意见》、《大同市2021年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两大扶持政策。2021年5月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同黄花产业一周年之际,大同市举办黄花产业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我校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景明教授受邀发布了最新研发的黄花加工产品(8款)和最新的黄花副产物精深加工成果。其中,黄花茎叶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产品开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受到了大同市主要领导、媒体和加工企业的高度关注。
我校科技助力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工作源自于2018年与大同市签署市校合作框架协议起。2019年,我校社会服务处与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在协议框架下,签订了市校科技合作项目合同,项目总金额达到1100万元左右。项目内容紧密围绕大同市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黄花、黄芪、黄米、食用菌、杂粮等相关产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截至目前,由园艺学院任华中教授负责的《黄花菜种苗脱毒与高效繁殖技术研发》项目,已初步帮助大同宜民等企业建立了黄花种植消毒方法体系,并创新了调节黄花开花时间的工艺,减轻了人工采摘时间控制的难度;由食品学院李景明教授负责的《黄花和黄芪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项目开发的一系列产品和成果在这次成果发布会上进行了集中展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服务牵引资源拓展工作。学校将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产业研究院、教授工作站、地方实验场站等平台为抓手,系统谋划布局、大胆创新探索,扎实推进工作,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使得社会服务和办学资源拓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背景资料:
我校与大同市人民政府合作是以我校农学院与灵丘县的合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13年我校农学院教授团队到大同灵丘县帮助发展有机农业,建立教授工作站,打造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品牌。农学院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21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我校与大同市人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校合作掀开新的一页。社会服务处作为校内统筹部门,联合校内相关学院及部门,围绕以大同“三黄”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开展六项科技支撑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有机旱作农业产业研究院。